Home / 心靈健康 / 🌙【失眠、焦慮、頭痛】唔係身體病!港人每日困擾可能係「心理孤島症候群」

🌙【失眠、焦慮、頭痛】唔係身體病!港人每日困擾可能係「心理孤島症候群」

心理孤島症候群

在香港這個節奏急速、壓力爆棚的城市,不少人每日都面對失眠、焦慮、甚至無故頭痛的困擾。你可能以為係身體出咗問題,但其實,根源可能係你心理上缺乏「被理解」同「被支持」的感覺。

🧠 心理連結缺失,身心健康受損

根據最新心理健康研究指出,缺乏親密感同心理連結,會直接影響腦部神經傳導物質分泌,包括皮質醇(壓力荷爾蒙)、催產素(安全感)、多巴胺(快樂感)等。當人長期處於孤立、無人傾訴的狀態,這啲物質就會失衡,導致情緒波動、免疫力下降、甚至心血管問題。

香港人普遍習慣壓抑情緒,唔輕易表達脆弱,加上社交媒體雖然令人「連線」,但心理上反而更加孤單。根據2025年初香港大學一項調查,超過六成受訪者表示「冇人真正了解自己」,而當中有三成曾因情緒問題求醫。

了解自己

💬 「被理解」係心理健康的關鍵

心理學家指出,「被理解」唔單止係有人聽你講,而係對方能夠共感你嘅處境,令你感受到安全、被接納。呢種感覺會促進腦部釋放催產素,減低焦慮感,提升睡眠質素。

而「被支持」則係指你知道有人會喺你需要時伸出援手,無論係朋友、家人、甚至寵物,都可以提供情感上的慰藉。研究顯示,有穩定社交支持網絡的人,患上抑鬱症的風險會低三成。

😔 假性健康:功能正常但內心空虛

現代都市人好多時表面睇落好正常,返工、社交、運動樣樣有做,但內心卻感到空虛、無力。呢種「假性健康」狀態,長期忽略會導致慢性壓力,影響腸胃功能、免疫系統,甚至引發自律神經失調。

🧘‍♀️ 如何重建心理連結?

  1. 建立真誠關係:搵一個你可以放心表達脆弱的人,唔一定係伴侶,朋友、家人都得。
  2. 定期傾訴:每星期至少一次深度對話,唔係講天氣,而係講你真正感受。
  3. 減少社交媒體依賴:多啲面對面交流,減少虛擬世界嘅「假連結」。
  4. 養寵物:研究顯示,同寵物互動可以提升心理安全感。
重建心理連結

📝 結語:

健康唔止係身體無病,心理上嘅「被理解」同「被支持」先係真正嘅療癒力量。

參考資料:

  1. 香港大學心理健康調查(2025年1月)
  2. Holt-Lunstad, J. et al. (2023).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Health: A Review of Current Research.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.
  3.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(2024). Social Support and Mental Health.
  4. McConnell, A. R. et al. (2023). Friends with Benefits: On the Positive Consequences of Pet Ownership.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.

Tagged:

Leave a Reply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