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秋節的夜晚,是手機攝影者的創作舞台。滿月高掛、燈籠搖曳、街景熱鬧,這些元素不僅充滿節日氛圍,更是絕佳的拍攝素材。你不需要昂貴的單眼相機,只要掌握幾個關鍵技巧,就能用手機拍出令人驚豔的中秋照片。
本篇文章將深入解析手機拍攝月亮與燈籠的實用方法,從設定、構圖到後製,幫助你在中秋夜拍出屬於自己的光影故事。

一、手機拍攝月亮的技巧
1. 使用專業模式(Pro Mode)

大多數現代手機都具備「專業模式」,可手動調整以下參數:
- ISO:100(降低雜訊)
- 快門速度:1/125秒(避免過曝)
- 對焦:無限遠(確保月亮清晰)
- **白平衡:根據現場調整,建議偏冷色調呈現月亮質感)
若手機不支援專業模式,可使用第三方攝影App,如「ProCam」、「Halide」或「Camera FV-5」。
2. 使用三腳架與定時快門
手持拍攝容易晃動,導致模糊。建議使用手機三腳架,並設定2秒或5秒定時快門,避免按下快門時的震動。
3. 利用光學變焦或外掛鏡頭
若手機具備光學變焦(如iPhone Pro系列、Samsung Galaxy Ultra),可放大月亮細節。若無,可考慮外掛望遠鏡頭,提升畫質。
二、手機拍攝燈籠的技巧

1. 掌握光源與環境
燈籠本身就是光源,拍攝時要注意背景是否過暗或過亮。建議選擇有街燈或其他輔助光源的場景,讓畫面更有層次。
2. 使用夜間模式(Night Mode)
多數手機具備夜間模式,可自動延長曝光時間並疊加多張照片,提升低光畫質。拍攝燈籠時開啟此模式,能捕捉柔和光暈與細節。
3. 創意構圖建議
- 近拍細節:拍攝燈籠的紋路、書法或剪紙圖案。
- 人燈互動:捕捉人們提燈、賞燈的瞬間,營造人文氛圍。
- 燈籠排隊構圖:利用燈籠排列形成線條,引導視線。
三、構圖技巧:手機也能拍出大片感
1. 三分法則
將畫面分成三等分,將月亮或燈籠置於交叉點,能讓畫面更有張力。
2. 利用前景與背景
例如:用樹枝、窗框、人物作為前景,讓月亮或燈籠成為背景焦點,創造層次感。
3. 反射與倒影
在湖面、玻璃或濕地拍攝月亮或燈籠的倒影,是手機攝影的創意加分技巧。
四、後製建議:手機修圖也能很專業
使用手機修圖App如「Snapseed」、「Lightroom Mobile」或「VSCO」,可進行以下調整:
- 亮度與對比:讓主體更清晰,避免過暗。
- 色溫調整:月亮建議偏冷色,燈籠則偏暖色。
- 銳化與去雜訊:提升細節,減少夜間拍攝的雜訊。
- 裁切構圖:後製時重新裁切畫面,強化視覺焦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