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me / 健康資訊 / 🧠 焦慮、抑鬱、躁狂唔一定係心理問題?維他命D不足可能係你情緒失控的元兇!

🧠 焦慮、抑鬱、躁狂唔一定係心理問題?維他命D不足可能係你情緒失控的元兇!

焦慮、抑鬱、躁狂

香港人生活節奏急促,壓力爆棚,唔少人都曾經歷過情緒低落、焦慮、抑鬱、甚至躁狂嘅狀況。你可能以為呢啲係心理病,但近年醫學研究發現,維他命D不足可能係導致情緒失控嘅重要原因之一。

☀️ 維他命D唔止關骨骼,仲關你情緒事!

維他命D除咗促進骨骼健康,仲參與腦內**血清素(serotonin)同多巴胺(dopamine)**嘅合成,呢兩種神經傳導物質係影響情緒、動力、睡眠同壓力反應嘅關鍵。維他命D不足可能導致情緒低落、動力不足,甚至引發焦慮與抑鬱等問題。

Vitamin D

台灣研究指出,超過七成民眾存在維他命D不足,尤其係長期困喺室內嘅上班族、年長者,情緒不穩定風險更高。醫生建議,情緒低落者應考慮檢查血清中維他命D濃度,以便及早發現問題。

🧪 驗血可以揭示情緒病背後嘅營養問題

驗血

唔少精神科醫生已開始加入營養檢查作為診斷工具,尤其係針對躁鬱症、焦慮症、抑鬱症等患者透過驗血檢查血清中嘅25-羥基維他命D(25(OH)D)濃度,可以清楚知道身體有冇缺乏。

根據標準:

  • 低於25 nmol/L:嚴重缺乏
  • 25–49 nmol/L:不足
  • 50+ nmol/L:正常水平

如果驗血發現維他命D不足,醫生可能會建議補充劑或改善生活習慣。

🍳 常見與情緒相關的營養素缺乏

情緒病唔一定係心理創傷引起,以下幾種營養素缺乏都可能係元兇:

營養素功能與影響缺乏症狀例子
維他命B群(B1, B6, B12, 葉酸)支持神經系統、製造血清素與多巴胺等神經傳導物質易怒、疲倦、憂鬱、注意力不集中
維他命D調節免疫與神經功能,與憂鬱症有關聯情緒低落、易焦慮、免疫力下降
調節神經傳導與肌肉放鬆,與焦慮有關焦慮、失眠、肌肉抽搐
Omega-3脂肪酸支持腦部健康,減少憂鬱與焦慮症狀情緒低落、記憶力差
幫助製造「快樂賀爾蒙」如血清素與多巴胺疲倦、情緒不穩、注意力差
焦慮、抑鬱、躁狂

🌞 曬太陽係最天然嘅補充方法

香港人長期困喺室內,接觸陽光時間極少。其實每日只需曬太陽10至15分鐘,皮膚就可以自然合成足夠維他命D。建議選擇上午10點至下午3點之間,手臂、面部等位置接觸陽光效果更佳。

曬太陽

不過要注意:

  • 避免長時間曝曬,防止曬傷
  • 唔好隔住玻璃曬,因為UVB會被阻隔
  • 防曬產品會影響維他命D合成,建議短時間內唔搽防曬

💊 建議透過補充劑補充維他命D

根據《消費者委員會》報導,每日低劑量補充比間歇性高劑量更安全有效。以下係建議:

  • 成人每日攝取量:400–800 IU(國際單位)
  • 建議選擇:D3(膽鈣化醇)吸收率較高
  • 劑型選擇:膠囊、滴劑、軟糖等,視乎個人習慣
  • 注意事項:避免與高劑量鈣質同時服用,以免增加腎結石風險

如有情緒病症狀,建議先驗血確認維他命D水平,再根據醫生建議補充。

💡 情緒病唔一定係「心理病」,可能係「營養病」

情緒病唔一定係你唔夠堅強,可能係你身體缺乏咗某啲重要營養素。唔好忽略身體嘅訊號,透過簡單嘅驗血、曬太陽、改善飲食或補充劑,可能就可以令你重拾穩定情緒,重新出發。


📚 參考資料來源

Tagged:

Leave a Reply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