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秋冬季節,甲型流感如期而至,成為公共衛生的重大挑戰。你是否已做好萬全準備?甲型流感(Influenza A)是一種高度傳染的呼吸道疾病,病毒變異迅速,容易引發季節性流行,甚至全球大流行。2025年,香港衛生防護中心已預測本年度流感活躍程度將高於往年,呼籲市民及早採取預防措施。
本篇文章將從疫苗接種、生活習慣到社區防護,全面解析甲型流感的最新防疫觀念,幫助你和家人真正做到「預防勝於治療」。
甲型流感的特性與風險
甲型流感病毒具有高度變異性,常見亞型包括 H1N1 和 H3N2。病毒可透過飛沫、接觸受污染物品或近距離交流傳播。潛伏期約為1至4天,症狀通常突然出現,包括高燒、咳嗽、喉嚨痛、肌肉痠痛、疲倦等。
雖然大多數患者可在數天內康復,但對高風險群組而言,感染後可能引發嚴重併發症,如肺炎、心肌炎或腦病變。根據香港衛生防護中心資料,長者、幼童、孕婦及患有慢性疾病者感染後住院率與死亡率顯著上升。
疫苗接種:最有效的防線

為何每年都要接種流感疫苗?
甲型流感病毒每年都可能出現新的變異株,因此疫苗成分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進行年度更新。即使去年接種過,今年仍需再次接種,才能獲得針對當季病毒株的保護。
根據香港衛生署建議,所有年滿6個月或以上人士都應每年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,尤其是高風險群組。2025/26年度的疫苗已於9月起陸續供應,包括滅活疫苗與噴鼻式減活疫苗。
接種後多久產生保護力?
疫苗接種後約需兩星期才能產生足夠抗體。因此,建議市民在流感季節開始前(即每年10月)儘早接種,以確保在病毒活躍期前獲得保護。
接種地點與資助計劃
香港政府提供多項疫苗資助計劃,包括「疫苗資助計劃」、「學童流感疫苗學校外展計劃」及「長者疫苗資助計劃」。市民可於家庭醫生、公營診所、地區康健中心或學校外展活動中接種疫苗。
日常生活習慣:細節決定健康
除了疫苗接種,日常生活中的防疫習慣同樣重要。以下是幾項實用建議:
- 正確洗手:使用梘液和清水搓手至少20秒,或使用含70%至80%酒精搓手液。
- 戴口罩:出現病徵者應立即戴上外科口罩,減少病毒傳播。
- 咳嗽禮儀:打噴嚏或咳嗽時應以紙巾或手肘遮掩口鼻,並妥善棄置紙巾後洗手。
- 避免觸摸眼口鼻:手部可能沾染病毒,避免無意識接觸面部。
-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:定時開窗或使用空氣清新設備。
- 均衡飲食與充足休息:提升免疫力,減少感染機會。
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為,其實是防疫的第一道防線。

社區防護:集體意識是關鍵
甲型流感在社區中迅速傳播,尤其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如學校、辦公室、公共交通工具。以下是社區層面的防疫建議:
- 學校與機構應加強衛生教育,鼓勵學生與員工接種疫苗。
- 公共場所應提供搓手液與口罩,並定期清潔高接觸表面。
- 企業應設立病假彈性政策,鼓勵病患在家休息,避免交叉感染。
- 社區中心可舉辦防疫講座與疫苗接種活動,提升居民意識。
防疫不只是個人責任,更是社區共同守護的行動。
專家觀點:預防勝於治療的真正意義
香港衛生防護中心指出,接種疫苗不僅能保護自己,也能減少病毒在社區中的傳播。專家強調:「即使你是健康成年人,也可能成為病毒的傳播者。接種疫苗是對自己與他人負責的行為。」
此外,醫療界呼籲市民不要等到出現症狀才採取行動。流感病毒潛伏期短,傳染速度快,唯有提前部署,才能真正做到「預防勝於治療」。
結語:守護健康,從現在開始
甲型流感並不可怕,可怕的是忽視它的威脅。透過疫苗接種、良好生活習慣與社區防護,我們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風險,守護自己與家人的健康。流感季節即將來臨,你準備好了嗎?
現在就行動起來,讓「預防勝於治療」不只是口號,而是你生活中的一部分。
免責聲明
本文章所提供的資訊僅供一般參考之用,並非醫療建議或診斷依據。讀者如有任何健康疑慮,應諮詢註冊醫生或合資格的醫療專業人士。Amigos Kingdom Magazine 及作者不對任何因使用本文資訊而導致的健康問題、損害或損失承擔任何責任。流感疫苗接種與防疫措施應根據個人健康狀況及醫療建議作出判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