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身邊是否有這種朋友:每天吃炸雞、喝奶茶,卻永遠瘦得像竹竿?而你只是聞到蛋糕香味,體重就默默上升?這不是命運不公,而是「基因」和「代謝率」在背後默默操控!
人體冷知識:代謝不是人人平等
基礎代謝率(Basal Metabolic Rate, BMR)是指身體在靜止狀態下維持生命所需的能量。這個數值因人而異,受年齡、性別、肌肉量和——最重要的——基因影響。
研究發現,某些人天生擁有較高的代謝率,即使不運動也能燃燒更多熱量。這些「吃不胖」的人可能擁有特殊基因,例如:
- FTO基因:俗稱「肥胖基因」,某些變異型可降低食慾,讓人自然吃得少。
- AMY1基因:掌管唾液中的澱粉酶,拚命分解碳水化合物,減少脂肪儲存。
- ALK基因:最新研究指出,這個基因可能讓人即使攝取高熱量也不容易增重。
反直覺迷思:瘦 ≠ 健康
別以為吃不胖就代表健康!有些「瘦子」其實內臟脂肪高、肌肉量低,屬於「瘦胖子」體質,罹患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反而更高。
此外,腸道菌群也扮演重要角色。有些人腸道中的菌群能有效分解食物、減少脂肪吸收;而另一些人則容易囤積脂肪。

如何健康管理體重?
不論你是「吃不胖」還是「喝水都胖」,以下方法都能幫助你更健康地管理體重:
- 增加肌肉量:肌肉會提升代謝率,讓你在休息時也能燃燒熱量。
- 均衡飲食:避免高糖高脂,攝取足夠蛋白質與纖維。
- 睡眠充足:睡眠不足會影響荷爾蒙,增加食慾。
- 管理壓力:壓力會促使身體儲存脂肪,尤其是腹部脂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