運動完隔天,下樓梯像在演殭屍片?那種痠痛到讓你懷疑人生的感覺,真的是「乳酸堆積」嗎?一個反直覺的冷知識:你所以為的痠痛元兇「乳酸」,在運動後一小時內就解散了!真正的幕後黑手,其實是身體悄悄進行的「微型破壞與重建」工程。本文帶你揭開肌肉痠痛的真相,並用科學實證的方法讓你加速恢復!
你是否也曾有過這樣的經驗?心血來潮上了堂高強度間歇訓練(HIIT)或重訓,當下感覺自己征服了世界,但隔天一早醒來,卻發現連彎腰撿個肥皂都痛到發出靈魂的吶喊。
大多數人會把這筆帳算在「乳酸堆積」頭上,但科學家們要跳出來喊冤了:「這個黑鍋,乳酸不背!」這可是最大眾的健康迷思之一。今天就讓我們來破解這個迷思,並告訴你如何聰明地跟遲發性肌肉痠痛(DOMS)說再見。
迷思破解:痠痛元兇不是乳酸!

這可能是最反直覺的冷知識了!我們常說的「乳酸」,其實在運動後 1小時內 就會被身體自然代謝掉,恢復正常水平。那你第二天、甚至第三天那深刻的痠痛感,到底是誰搞的鬼?
答案是你的肌肉纖維正在進行 「微型損傷」(Micro-tears) 。當你進行一些肌肉不熟悉的離心收縮(如:下坡跑、深蹲下蹲、放下啞鈴的過程)時,肌肉纖維會產生微小的撕裂。這聽起來很可怕,但其實是肌肉變強的必經過程!
你的身體會啟動修復機制,在這個過程中會引發輕微的炎症反應,並累積一些代謝物,刺激神經末梢,從而帶來我們熟悉的痠痛感——也就是遲發性肌肉痠痛(Delayed Onset Muscle Soreness, DOMS)。所以,痠痛其實是肌肉正在升級的證明!
如何有效緩解與加速恢復?
既然知道是微型損傷和炎症,我們就能對症下藥,用科學方法加速恢復:
- 動態恢復勝過完全休息:
- 冷知識: 肌肉痠痛時繼續輕度運動,反而好得快!這能促進血液循環,將營養和氧氣帶到受傷組織,同時帶走發炎物質。
- 怎麼做: 在痠痛期進行低強度活動,如快走、游泳、輕鬆騎腳踏車或瑜伽。關鍵是「動」,但不是「劇烈動」。
- 運動後伸展與滾筒按摩:
- 運動後的靜態伸展主要能放鬆緊繃的肌肉,提升柔軟度,雖然無法直接預防DOMS,但能讓你感覺更舒適。
- 使用泡沫滾筒(Foam Rolling) 進行自我肌筋膜放鬆,已被研究證實能有效減輕DOMS的強度並改善關節活動範圍 [1]。
- 吃對營養,幫肌肉修復加油:
- 優質蛋白質: 肌肉修復的原料。運動後補充雞蛋、乳清蛋白、豆類或雞肉,為身體提供必需的胺基酸。
- 抗發炎食物: 攝取富含Omega-3脂肪酸的食物(如鮭魚、鯖魚)、顏色鮮豔的蔬菜水果(藍莓、櫻桃、綠花椰菜)以及薑黃,可以幫助身體對抗發炎反應。
- 水分與電解質: 充足的水分有助於輸送營養和代謝廢物,別忘了補充!
- 睡眠是終極修復神器:
- 身體在深度睡眠時會分泌大量的生長激素,這是修復受損肌肉組織的關鍵時期。請保證每晚7-9小時的優質睡眠。

總結:
下次運動後痠痛,別再錯怪乳酸了!那是你的肌肉正在尖叫著成長。透過輕度活動、適當補充營養和充足睡眠,你就能更快地從痠痛中恢復,並變得更強壯。擁抱痠痛,但也要聰明地管理它!
References 參考資料來源:
- Pearcey, G. E., Bradbury-Squires, D. J., Kawamoto, J. E., Drinkwater, E. J., Behm, D. G., & Button, D. C. (2015). Foam rolling for delayed-onset muscle soreness and recovery of dynamic performance measures. Journal of Athletic Training, 50(1), 5–13.
- Cheung, K., Hume, P., & Maxwell, L. (2003). Delayed onset muscle soreness: treatment strategies and performance factors. Sports Medicine, 33(2), 145–164.
- Schoenfeld, B. J., & Contreras, B. (2013). Is lactic acid the real culprit in delayed onset muscle soreness?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Journal, 35(5), 16-21.
- Harvard Health Publishing. (2019). The importance of protein when you exercise. Harvard Medical School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