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常常忽略隱藏在空氣污染、抽菸和燒烤食物中的健康威脅。其中,一種有害化學物質「丙烯醛」被國際組織歸類為可能致癌物,不僅會增加癌症風險,還可能惡化腎臟功能和糖尿病,引發嚴重併發症。近期科研顯示,這種物質具高度反應性,能誘發氧化壓力與慢性炎症,對細胞DNA造成損害,長期暴露恐提高患上肺癌或膀胱癌的機會。幸運的是,一種新型口服活性碳療法已被證實能有效吸附體內丙烯醛,幫助降低致癌風險並延緩腎臟惡化。這項療法已在2024年獲得相關醫學獎項肯定,展現臨床應用的潛力。本文將深入探討丙烯醛的來源、危害,以及這項新療法的原理與科學證據,同時提供預防建議,助你守護健康。
丙烯醛的來源與潛在健康危害
丙烯醛是一種無色、刺激性強的化學物質,常見於空氣污染、抽菸、燒烤或油炸食物中。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評估,它被列為「可能對人類致癌」(Group 2A)物質。日常暴露來源包括:
- 空氣污染:交通廢氣、工業排放和野火煙霧中含有丙烯醛,尤其在城市地區如香港,空氣質素指數(AQI)高企時,暴露風險增加。2025年一項跨截面研究顯示,丙烯醛暴露與腎臟損害相關,導致腎功能下降。
- 抽菸與二手煙:菸草燃燒產生大量丙烯醛,被視為菸煙中最毒害成分之一。研究指出,長期吸菸者體內丙烯醛水平升高,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病(COPD)和癌症風險。
- 飲食習慣:燒烤肉類或油炸食物時,高溫會產生丙烯醛。2025年7月一項關於烹飪植物油的研究發現,丙烯醛等毒醛是主要成分,經常進食超加工食物或燒烤可能提升肺癌風險,即使是非吸菸者。另一2025年8月新聞報導,非吸菸者肺癌病例上升,或與飲食中丙烯醛暴露有關。

丙烯醛的危害不止於致癌。它能引發氧化壓力,損害細胞結構,特別對腎臟和糖尿病患者構成威脅。科研顯示,丙烯醛會惡化糖尿病腎病變,影響血糖控制,加劇併發症如心血管疾病。2024年9月一項研究強調,丙烯醛誘發的代謝和線粒體功能障礙會加速腎臟損害,而酶如醛脫氫酶2可對抗此效應,但體內自然防禦不足時,需外部干預。
新型活性碳療法的原理與益處
面對丙烯醛的威脅,一種創新療法利用口服活性碳來吸附這種有害物質。活性碳是一種多孔材料,經特殊處理後表面積增大,能有效捕捉體內毒素。研究團隊分析患者接受療法後的血液和腎功能變化,發現腎絲球過濾率(eGFR)顯著提升,血清肌酐(Cr)和尿素氮(BUN)下降,意味腎臟過濾功能改善,負擔減輕。

療法原理基於活性碳的吸附能力:
- 吸附丙烯醛:口服活性碳能在腸道吸附丙烯醛,減少其進入血液循環。臨床數據顯示,療法後血清丙烯醛含量下降高達72%,尤其在腎功能改善者中效果顯著。
- 改善血液狀況:治療後血紅素輕微提升,血液整體狀況優化。2023年一項大鼠研究證實,活性碳能限制慢性腎病進展,降低血清尿素和肌酐水平,同時減輕腎纖維化。
- 對糖尿病的好處:由於丙烯醛是糖尿病惡化促進因子,降低其濃度有助穩定血糖,減少併發症。2022年研究指出,丙烯醛在糖尿病腎病變中扮演關鍵角色,吸附療法可作為輔助治療。
近期新聞和科研進一步支持此療法。2024年一項關於活性碳在慢性腎病大鼠模型的研究顯示,早期的活性碳干預能限制腸道屏障破壞,減少毒素流入系統循環,從而減緩腎損害。另一2025年1月報導,活性碳被用於吸附食物加工誘發毒素,展現廣泛應用潛力。相比傳統治療,這種療法副作用低,適合長期使用,但需醫生指導以避免腸道不適。
科學證據與近期研究
多項科研證實丙烯醛的毒性及吸附療法的效能。2025年3月一項橫斷面研究連結丙烯醛暴露與腎功能下降,提供新證據支持其揮發性毒性。2024年7月酶學研究顯示,丙烯醛暴露導致DNA和蛋白質加合,引發氧化壓力與線粒體損害,強化其在腎病中的角色。
關於療法,2023年一項大鼠慢性腎衰竭模型顯示,活性碳補充飲食能改善腎功能,降低氧化壓力標記物。2024年9月另一研究強調,醛脫氫酶2對抗丙烯醛誘發的腎損害,補充活性碳可模擬此保護機制。2025年4月抗氧化劑在癌症治療的研究提及,活性碳能減輕脂質過氧化,間接防癌。
此外,2025年7月烹飪油毒醛研究警告,高溫烹飪產生丙烯醛,建議減少燒烤並考慮吸附補充。2025年8月非吸菸者肺癌新聞指出,飲食中丙烯醛是潛在風險因素,呼籲公眾注意。
預防丙烯醛暴露的實用建議
要減低丙烯醛風險,從生活習慣入手:
- 改善空氣質素:使用空氣淨化器,關注香港空氣污染指數,避免高峰期戶外活動。
- 健康飲食:減少燒烤和油炸食物,選擇蒸煮或烘烤。多吃富含抗氧化物的蔬果,如藍莓和綠葉菜,幫助對抗氧化壓力。
- 戒菸與遠離二手煙:完全戒菸是最佳防護,減少暴露來源。
- 定期檢查:糖尿病或腎臟問題者,定期驗血監測eGFR和血糖,及早發現異常。
- 考慮補充療法:在醫生建議下,使用活性碳補充劑,但勿自行服用以免影響藥物吸收。
總結而言,空氣污染和燒烤中的丙烯醛是隱形殺手,但新型活性碳療法提供希望,透過吸附機制護腎防癌。結合科學研究與生活調整,我們能有效降低風險,維持健康。
Reference Sources:
- Acrolein exposure associated with kidney damage: a cross‑sectional study (2025): https://pmc.ncbi.nlm.nih.gov/articles/PMC11906920/
- Preserving kidney function with aldehyde dehydrogenase 2 (2024): https://insight.jci.org/articles/view/179871
- Acrolein plays a culprit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(2022): https://www.researchgate.net/publication/362919379_Acrolein_plays_a_culprit_role_in_the_pathogenesis_of_diabetic_nephropathy_in_vitro_and_in_vivo
- Toxic aldehydes in cooking vegetable oils (2025): https://pmc.ncbi.nlm.nih.gov/articles/PMC12281009/
- Expert reaction to study looking at ultra-processed food consumption and lung cancer risk (2025): https://www.sciencemediacentre.org/expert-reaction-to-study-looking-at-ultra-processed-food-consumption-and-lung-cancer-risk/
- Lung Cancer Is Rising in Non-Smokers (2025): https://www.verywellhealth.com/lung-cancer-risks-nonsmokers-11786798
- ROLE OF ACTIVATED CHARCOAL IN LIMITING THE PROGRESSION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IN ALBINO RATS (2018): https://amj.journals.ekb.eg/article_50729.html
- Activated Charcoal: Benefits, Uses, Side Effects, and Dosage (2021): https://www.healthline.com/nutrition/activated-charcoal
- The effect of activated charcoal on adenine-induced chronic renal failure in rats (2014): https://www.sciencedirect.com/science/article/abs/pii/S0278691513008600
- Enzymatic Acrolein Production System and Its Impact on Human Cells (2024): https://pubs.acs.org/doi/10.1021/acs.chemrestox.4c00119
- Antioxidants in cancer therapy mitigating lipid peroxidation (2025): https://link.springer.com/article/10.1186/s11671-025-04248-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