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十肩,醫學名稱黏連性肩關節囊炎(Adhesive Capsulitis),又叫「凍結肩」(Frozen Shoulder),是香港中年人(40-60歲)最常見的肩部疾患之一。根據香港衛生署及骨科醫學會數據,每10位45歲以上香港人,就有1-2位曾經歷或正受五十肩困擾,女性發病率更比男性高出1.5倍。這個病不致命,卻像一副無形的枷鎖,悄悄鎖住你的手臂、肩膀,甚至睡眠與生活品質。
五十肩的成因:從「無感」到「爆發」

五十肩並非單一事件,而是肩關節囊發炎 → 纖維化 → 沾黏 → 活動受限的漸進式退化過程。常見誘因包括:
| 誘因 | 香港常見情境 |
|---|---|
| 肩袖肌群長期勞損 | 長時間打字、滑手機、扛重物(如超市購物袋) |
| 內分泌失調 | 糖尿病患者發病率高達20%,香港糖尿病人口逾70萬 |
| 姿勢不良 | 低頭族、翹腳坐、單肩背包 |
| 外傷後遺 | 跌倒、拉傷未及時復康 |
| 不明原因(原發性) | 壓力大、睡眠差、免疫反應異常 |

病程分為三階段:
- 凍結期(Freezing, 2-9個月)
肩部開始隱隱作痛,夜間加劇,舉手過肩即劇痛,患者形容「像有把刀在肩窩內旋轉」。 - 凍結期(Frozen, 4-12個月)
疼痛稍減,但肩關節活動度大幅受限,連穿衣、洗頭、拿高處物品都成奢望。外展<90°、後伸<30°成常態。 - 解凍期(Thawing, 5-24個月)
活動度緩慢恢復,但若未積極復康,容易留下永久性僵硬。
患者日常的「無聲折磨」
五十肩不是「忍一忍就過」,它滲透生活的每個角落:
| 場景 | 真實患者心聲 |
|---|---|
| 早上起床 | 「一抬手就痛到喊出聲,連被子都拉不開。」 |
| 穿衣 | 「T恤卡在頭頂,脫不下也穿不上,尷尬到想哭。」 |
| 開車 | 「打方向盤時右肩像被釘住,轉彎要用左手。」 |
| 工作 | 「教師舉粉筆、設計師用滑鼠,痛到手抖。」 |
| 抱小孩 | 「孫兒撲上來,痛得當場皺眉,內疚又無奈。」 |
| 睡眠 | 「夜間痛」是五十肩經典症狀,側睡壓肩、仰睡手臂無處放,平均每晚醒3-5次,長期失眠、情緒低落。 |
數據觸目驚心:
香港一項調查顯示,78%五十肩患者因夜間痛影響睡眠品質,42%出現抑鬱傾向。長期下來,不只肩痛,還連帶頸椎代償、頭痛、手麻、慢性疲勞。
都市人常遇的「連鎖痛症」
五十肩從不單獨作案,它常與以下問題「聯手」:
- 頸椎前傾 → 肩頸肌群過度代償 → 五十肩惡化
- 落枕、頸源性頭痛 → 睡眠姿勢不良 → 肩部二次傷害
- 手臂麻痺 → 頸椎神經壓迫 → 夜間刺痛加劇
- 打鼾、淺眠 → 側睡不穩 → 肩峰持續受壓
這些問題,睡眠是關鍵戰場。白天物理治療、針灸、熱敷只能治標,夜晚的8小時,才是修復或惡化的分水嶺。
日常舒緩方案:簡單伸展 + 運動復康
五十肩復康講求「動靜結合」——白天主動伸展促進沾黏鬆解,晚上被動支撐避免再傷。以下為香港骨科醫生推薦的居家方案,每日10-15分鐘,無需器材:

| 動作 | 步驟 | 頻率 | 注意事項 |
|---|---|---|---|
| 1. 鐘擺運動(Pendulum Swing) | 站姿或坐姿,患側手臂自然下垂,身体前傾45°,用腰力帶動手臂畫圈(順/逆時針各10圈) | 每日3組 | 勿用力甩,幅度由小到大 |
| 2. 毛巾後伸(Towel Stretch) | 雙手握毛巾後背,健側手拉毛巾向上,患側手被動上舉 | 保持15秒 × 10次 | 痛點前停,避免撕裂 |
| 3. 牆壁爬牆(Wall Climb) | 面對牆壁,手指沿牆「爬」向上,盡量抬高手臂 | 每日2組,爬至微痛即停 | 保持呼吸,放鬆肩膀 |
| 4. 肩胛骨後縮(Scapular Retraction) | 坐姿,雙手放膝上,肩胛骨向後夾緊(如夾筆) | 保持5秒 × 15次 | 改善圓肩,減輕頸肩負擔 |
| 5. 頸部側傾伸展 | 健側手輕壓患側頭部向健側傾,另一手下垂拉伸 | 保持20秒 × 3次/邊 | 同步舒緩頸椎前傾 |
小貼士:
- 伸展前熱敷10分鐘(熱水袋/暖貼)
- 運動後冰敷5分鐘減輕炎症
- 每周進展1-2cm,切勿硬拉
重點推薦:頸椎問題睡眠專用枕 —— 你的「夜間肩頸物理治療師」
市面枕頭千千萬,真正能針對五十肩設計的,屈指可數。今天要介紹的,是一款人體工學專家 x 40年開發枕芯專家共同研發的護頸熱療太空枕,專門解決「睡覺時肩頸受壓」的痛點。

這款枕頭如何在睡眠時「解鎖」五十肩?
核心機制:肩頸脊椎「三點一線」對齊
五十肩患者最怕睡覺時肩峰受壓或頸椎側彎,這會讓肩袖肌群整夜處於拉扯狀態,晨起更僵硬。這款枕頭透過五大分區結構,精準解決:
| 分區 | 設計 | 對五十肩的幫助 |
|---|---|---|
| 1. 側睡延展區(兩側10-12cm高) | 寬闊平緩斜面,貼合肩膀輪廓 | 避免肩峰直接壓床,讓肩袖肌群「懸浮」放鬆,減少沾黏惡化 |
| 2. 頸椎承托區(弧形7-9cm) | 精準貼合C型曲度 | 防止頸椎代償側彎,減輕肩頸肌拉扯,間接舒緩肩周炎 |
| 3. 肩部貼合區(斜面過渡) | 柔軟記憶棉填補肩窩 | 分散肩部壓力,減少晨起「刀割痛」 |
| 4. 頭部保護區(中央凹陷) | 零壓下沉 | 頭部穩定不滑動,避免無意識轉頸加重肩痛 |
| 5. 後仰緩衝區 | 微凹設計 | 仰睡時保護頸椎,減少椎動脈受壓引起的頭暈 |
石墨烯遠紅外線溫控科技:促進夜間修復
- 原理:枕芯含石墨烯發熱,釋放遠紅外線(波長8-14μm),深入肩頸5-7cm
- 功效:
- 促進微循環,加速發炎消退
- 放鬆肩袖肌群,減少夜間痙攣
患者實測:使用1週後,夜間痛醒次數從4次降至1次,晨起僵硬感減輕30%。

3-5秒慢回彈記憶棉:8小時穩定不塌陷
- 一般枕頭睡2小時就扁,這款高密度NASA級記憶棉,受壓後3-5秒緩慢回彈
- 確保整夜支撐力一致,不會因翻身而失去保護
產品詳細介紹
外觀與尺寸
- 尺寸:60cm × 40cm × 10-12cm(可調高度)
- 顏色:灰白色,寧靜舒壓
- 重量:約1.2kg,穩固不移位
適用人群
| 族群 | 推薦指數 |
|---|---|
| 五十肩患者(凍結/解凍期) | ★★★★★ |
| 低頭族 / 辦公室工作者 | ★★★★☆ |
| 側睡者 / 打鼾者 | ★★★★☆ |
| 頸椎病併發肩痛 | ★★★★★ |
使用建議
- 首週適應:從側睡開始,讓肩膀習慣「懸浮感」
- 搭配運動:白天做「鐘擺運動」+ 夜用此枕,效果加倍
- 保養:枕套每週機洗,內芯通風晾乾
真實用戶見證
陳小姐(48歲,會計)
「五十肩痛到連文件都夾不穩。用這枕後,肩膀不再壓床,睡到自然醒,現在連醫生都說恢復進度理想!」張先生(55歲,的士司機)
「開車肩膀僵硬,用了這枕,頸肩熱熱的很舒服,現在開車輕鬆多了。」
結語:別讓五十肩偷走你的睡眠與人生
五十肩不是絕症,但若放任不管,可能伴隨你2-3年。這款分區承托頸椎記憶棉枕,不是普通枕頭,而是居家復康利器——
- 白天伸展運動治標
- 夜晚這8小時,它幫你治本
預購優惠:HK$780 包郵(原價$1,080)
老友王國獨家發售,數量有限,先到先得
掃下方二維碼,立即查詢選購 ( WhatsApp 查詢 ):

給肩膀一個解凍的機會,從今晚開始。
















